标题: 码坯形式对隧道窑内气流分布的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吴生 时间: 2017-10-19 16:56 标题: 码坯形式对隧道窑内气流分布的影响 无论码成何种坯垛形式,都要让气流尽最大量的穿过坯垛中间或是砖的孔洞,尽量减少边隙,增加坯垛的有效传热面积,缩短传导传热路线。这种作法不但有利于预热和焙烧,而且也有利于冷却。不同的码坯形式,对整个窑的断面上气流分布的影响很大.大断面隧道窑中码坯的原则首先需从坯垛的热工性能最佳化上去考虑,其次才是坯垛的稳固性。具体来说应着重考虑下列问题:A 坯垛具有尽可能小的边隙;
B 具有非常好的传热性能,允许对坯垛进行有效的加热和冷却,有尽可能小的传导传热路线和大的有效传热面积;
C 尽可能减少坯垛中(或是一块砖)的温度梯度,让温度梯度仅在砖的肋壁厚度中出现。这样一来,由于热应力引发裂纹的危险性也就大大降低了,同时在焙烧和保温阶段的温差也会达最小化;
D 砖坯暴露的表面(含孔洞内表面)上所经受的气流速度尽可能是恒定的,或是均衡的,这样氧气就能够均匀地输送到砖坯的表面,使其在坯体中的有机物质的氧化能均衡地进行,同时也可使坯体中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尽可能快地被排走;
E 坯垛之间通风道的尺寸选择应适当。坯垛间有较大通风道时,易于在坯垛中形成较大的温差;
F 坯垛前后(含在不同窑车上的坯垛)应对齐。因每当一个窑车被顶入窑道后,其坯垛就起着对后面坯垛气流分布的整流作用,如前一个坯垛错位,必然要影响后面坯垛中的气流量。
但是单坯交错多层叠码也有缺点,例如气体流经这样的坯垛时,其压力损失要比其它坯垛大,所以对窑的密封性要求也高,特别是窑门的密封与车下密封;另外上述传热机理是建立在气流通过砖的孔洞或是坯垛中通道的基础上,因此对某些特殊形状的产品不适应。对二次码烧的坯体还存在着合理码高的问题,特别是高掺量粉煤灰砖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