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国人的饭碗,涉及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确保十八亿亩耕地是红线,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础。毁坏耕地这是砖瓦背负第一顶大帽子。国家耕地每年在减少,减少的速度惊人,但减少的根源是什么,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索,几乎所有的政策条文、媒体报道、调查数据都言之凿凿的把这顶大帽子扣到了烧砖这个行业上,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这一块小小的砖头瓦片上,在国人的印象中耕地之所以每年减少就是因为砖瓦这个“吃地老虎”。之所以有这样的结论,都似乎很有根据,我们不妨从海量的同类报道中找几条来看看这些依据:
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0%多一点,其中分布在丘陵、高原的中低产田占66%,且有40%的干旱、半干旱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到2003年,全国人均耕地资源只有1.43亩,其中30%的县、市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实心粘土砖作为主要墙体材料的国家之一。
例如:河南省仅前几年,全省就生产实心黏土砖290亿块。据统计,全省共有黏土砖瓦窑场5700座,占地20多万亩,其中占用耕地9万多亩,每年取土烧砖毁坏耕地约5万亩。而且绝大部分砖瓦窑场都未经批准,违法取土占地行为比较严重。河南又是农业大省,前几年粮食播种面积1.35亿亩,产粮1011亿斤,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10。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河南的耕地保护责任重大。要保证粮食产量,首先必须保证耕地。
我国至2010年底有285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853个市辖区、370个县级市、1461个县、117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2个特区、1个林区)。如果按照一年减少一个中等发达县的土地推算(这里的行政区划和农业县是两个概念的哦亲),两千年后,中国将无地可耕,无地可种。往后推算我们只能估计,不太直观,那么我们就往前推,就从有砖瓦记载的西周开始,或者从秦砖汉瓦计算:西周是公元前400年前的古国,距今2600年左右,秦朝是公元前220年,距今也有2300年了。西周和秦朝定都为现在的西安-咸阳-洛阳一带,从古至今这一带都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区域。即使当初人口没那么多,建筑材料各异(有木材、石材、土坯等),但两千多年的砖瓦消耗肯定不是一个小数目,会对当地的耕地(土地)资源产生很大影响,被烧砖取土造成的荒芜情景不用形容就可以想象。可现在我们到这些地区却没有看到凄惨的一幕,即使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还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所以,简单的数字推算是多么的不靠谱,那么两千年后无地可种是不是笑谈。
答案是黄奇帆的一段讲话:前几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现身复旦大学,以《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
黄奇帆说:房地产业当然需要大量的土地做基础,在国内经济中,目前对房地产的土地供应有失衡之处。
宏观上看,国内每年都要供应城市开发用地,要把农业用地、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几十年来,大体上平均每年要用800万亩耕地征地动迁,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每年800万亩,每10年就是8000万亩,加上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的各种企业,总会有一些计划外的征地,这样的话,国家一年800万亩,下边有个百分之十几多征的地,实际上,每十年国家要用掉1亿亩耕地。
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国家的耕地少了3亿多亩,1980年的时候,国家的耕地是23亿亩,到了去年,是20亿亩左右,再过30年就不可避免地要降到18亿亩以下了。。。。。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