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投产前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岗前培训,投产后请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借鉴别人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力量使自己尽快成熟,缩短成长期,这样企业可以减少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要知道,丰富的管理经验和成熟的生产技术也是通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损失才总结出来的。所以投产前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个别投资者不重视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认为造砖很简单,把现代化大型生产系统等同于农村家庭小作坊,投产前派几个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到别的厂家走马观花看一圈就算是岗前培训;有的甚至根本不派人参加培训,一是基于对现代化大型生产系统的不了解,二是个别人认为十几万的培训费太贵,想通过自己摸索节省这部分费用。殊不知这正应了我们常说的两句俗话:“拣了芝麻漏了西瓜”,“大处不算小处算”,最后企业付出的是惨重的代价。
近几年最少有三家砖厂因缺乏操作经验而造成隧道窑烧塌窑顶事故,少则损失几十万,多则损失上百万。有一家砖厂因没有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刚投产半个月就发生了一起工亡事故,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最后是厂长撤职,企业停产整顿,教训十分惨痛。
其实,早就于200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企业职工上岗前的安全培训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二十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因此,生产线投产之前必须组织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培训提高维修人员的理论水平,明确知道如何保养和维修设备,如何尽快处理设备故障从而缩短事故影响时间;
三是通过培训提高操作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让他们明确知道如何操作,杜绝违章作业,有条件时可以让他们亲手操作,找找感觉,总结经验。
但岗前培训时现场操作很难实现。凡是生产经验丰富的老厂都有严格的生产定额,现场的生产人员都不愿意叫学员操作,因为学员操作可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甚至引起短时间的生产不正常,这会影响他们的收入。培训方管理层在这方面也是很保守的,他们同样是出于安全和效益的考虑。
岗前培训主要是理论方面,要让一个刚刚参加培训一个月回来的新工人熟练地操作设备,实际上也是不现实的,就象一个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到医院上班第一天就让他主刀动手术,这肯定是不切实际的,无论他掌握了多少理论知识,都必须给他一个通过实践来总结提高的过程,否则医疗事故在所难免。国产制砖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比较低,绝大部分设备的操作还要凭操作者的操作经验,否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生产系统中的搅拌机,目前国产搅拌机绝大多数没有配备自动加水系统,泥料的含水率全靠操作者的经验来保证,硬塑砖机要求泥条的含水率为11.5-12.5%,否则泥条太硬就会造成裂纹或干脆挤不出来,严重的挤烂芯架、机口或泥缸,甚至有可能发生人身事故;而太软又不符合一次码烧要求,砖坯码到窑车上会严重变形而成为废品。要想让一个新上任的搅拌机司机完全靠眼和手使泥条达到这么严格的含水率,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类设备的操作工没有半年以上的操作经验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因此,投产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予技术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说投产前的培训是“走出去”的话,那么投产后的服务就应该叫做“请进来”,即请专业化管理水平较高和技术成熟的“老师”到现场,帮助管理人员指导生产;让请进来的熟练工亲自操作设备,带一带新工人,并且把他们多年生产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小窍门”、“小绝活”传授给他们,缩短操作工的“成手”时间;让请进来的具有丰富维修经验的维修“老师”现场教给维修工如何维修、保养设备,教给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怎么样更换设备易损件,教给他们什么样的设备容易发生什么样的故障、并且怎样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以缩短生产影响时间;这样通过“传、帮、带”,无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还是技术工人的操作水平都会有大幅度提高,新投产的企业会大大缩短达产时间。
总之,新型墙材厂投产前的培训和投产后的服务都是非常重要的,别人的经验和教训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王连洪 发表于 2021-05-20 06:43
多少钱一万呢?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