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烧结砖厂技术改造中原料处理、成型与隧道窑的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1-10-8 13:44
标题: 烧结砖厂技术改造中原料处理、成型与隧道窑的选择
               
当前,随着烧结砖行业经济技术指标门坎的提高、烧结砖产业调整升级政策的实施、节能减排要求目标化、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应用,部分烧结砖企业仅仅依靠KP1空心砖及页岩普通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节能的要求,不能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将面临针对生产工艺、干燥窑炉及烧成窑炉技术改造的选择及决策,特别是在安徽、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以粘土矿物为原料的烧结砖生产企业,因原料塑性较高、硬度较小、自然含水率变化较频繁等因素影响,如要满足上述产业政策法规及产品技术要求,其生产工艺技术改造的选择及决策显得很重要,同时技术改造的效果,将对企业的效益及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对此,我们将烧结砖企业技术改造中需要重视的几个环节,提出讨论,希望能对烧结砖企业技术改造科学决策有所帮助。

1、原料破碎
烧结类新型墙体材料中,空心砖的生产原料主要有工业废渣,如煤矸石、粉煤灰等,以及具有塑性的粘土质矿物材料,如页岩,湖海相沉积土等,原料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硬度、粒度、塑性、含水量、化学成分及其它物理性能参数等方面。在烧结砖工艺中,原料破碎设备较为广泛地采用了对辊类破碎设备及锤式破碎设备两大类。
通常条件下,采用对辊类破碎设备时,需要多级对辊机,形成粗中细三级的工艺环节,才能适应较高产量及细度要求。生产工艺中,对辊类破碎设备,对原料种类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破碎能力较高,即便原料含水量达到20%左右,对产量及细度的影响也较小。但采用粗中细三级破碎工艺,造成环节多,不利生产管理,其次,辊面磨损后间隙变大,粒度变粗,需要及时修磨辊面,这是对辊类破碎设备在生产实践中的不足之处。
对辊机规格采用辊圈直径与辊圈宽度表示,常用的三种对辊机直径分别为700mm、800mm及1000mm,对于年产6000万块(折标砖)生产线,可采用三台直径为800mm对辊机,构成粗中细三级破碎生产线,装机容量约260kw,可满足生产要求。
对辊机构成的原料破碎生产线,存在辊圈磨损,因而需要采取措施对磨损后的辊圈进行修补。
采用锤式破碎设备时,一般考虑单级锤破机及回转筛形成的工艺环节。生产中,允许进入锤式破碎机的原料含水率应低于8%,否则,容易出现堵料。锤式破碎机的主轴转速、回转直径、锤头数量、锤头硬度、锤头与衬板间隙,篦板数量等参数,对破碎产量、破碎后筛下料中粉料的比例有很大的影响。
单级锤破机及回转筛形成的工艺,回转筛能很好地控制原料细度,因而,产品外观较好。锤破机规格通常采用回转直径表示,常用的规格有900mm、1000mm及1100mm。年产6000万块(折标砖)生产线中,采用锤破机及回转筛,1100mm锤破机一开一备,配用直径1.5米回转筛两台,运行设备的装机容量约为190kw,可满足生产要求。
烧结砖企业技术改造中,对同一种原料而言,两类破碎设备的选择,可以由原料的含水量确定。对自然含水率较高的原料,建议采用对辊类破碎设备。而对原料水分能控制在10%以内,并且含水率波动较小的原料,建议采用单级锤破机及回转筛的方式。



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