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如何选好隧道窑 ——工艺技术问题及余热利用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2-1-3 13:39
标题: 如何选好隧道窑 ——工艺技术问题及余热利用
    如何选好隧道窑 ——工艺技术问题及余热利用                                                                                             

窑炉送排风方式选择

方式有两种,一是分散式下侧送热风与分散式顶排风(潮);二是分散式顶送热风与分散式下排风(潮)。下面从窑炉焙烧的热工原理进行分析比对,看那一种送排风形式更有利于降低能耗和砖坯干燥。
1、热工基本知识
(1)砖瓦焙烧是靠燃料产生的热量来实现的,而燃料的燃烧或热量的传递又都离不开气体及气体的流动,气体的流动量和流动形式对窑炉的产量、坯垛断面均匀焙烧及窑内温度的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2)在窑内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重度变小就有一个上升趋势,而周围比它重的、较冷的气体就有下降补充热气体留下空间的趋势,这就是气体受热发生运动的原因,这种运动即为气体的自然运动;
(3)由外部施加在气体体积上的力而引起气体的运动称为强制运动。例如,在窑内依靠通风机械或烟囱产生的抽力迫使窑内气体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为强制运动。
2、两种送排风形式比对
依据“气体受热后本身有一个上升力,它总是由压强高的地方流到压强低的地方”的热工原理分析,分散式下侧送热风与分散式顶排潮通风方式更有利于气体流动,风阻最小,砖坯易干燥;分散式顶送热风与分散式下排潮通风方式是强制将热气体向下压,通风阻力倍增,造成风机电机功率增加,窑车下部砖坯吸收水份更多,最容易造成塌坯。
生产实践中,见到的上送热下排潮的直通道隧道窑,在焙烧标砖时,产品质量和产量还算过得去;但在生产多孔砖和空心砖时问题就出来了,主要表现在产品裂纹严重,稍不小心就容易造成塌坯,焙烧操作难度加大。
3、送排风方式的确认
(1)隧道窑采用分散式下侧送热与分散式顶排潮有利于砖坯干燥和降低电耗;
(2)小断面隧道式干燥室采用分散式底送热与分散上排潮干燥效果最佳;
(3)简易室干燥室采用分散式底送热自然排潮干燥周期最短;
这几种送排风方式,针对不同原料或生产不同产品时,调整十分方便,便于控制。
有设计者将直通道隧道窑(下送热上排潮)干燥段窑顶比焙烧段窑顶适当提高,这样更利于排潮;从砖坯自然干燥和简易室式干燥室的干燥原理来评价,这样做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
(4)送热口位置布置在窑车接头和砖坯缝隙处,避免热风直吹砖坯产生裂纹,将热风送至砖坯中部有利于砖坯干燥,用闸板调节各段干燥所需送热风量;
(5)排潮口位置应布置在没有送热口的坯垛上有利于水蒸汽及时排出;
送热口或排潮口开口总面积为送热风道面积的1.2倍;
余热利用

目前,大多数砖厂是购买燃煤或含有热量的工业废渣为烧砖提供内燃,掺配比例控制十分精准,超内燃焙烧的企业可以说没有(煤矸石砖除外)。所以,这部份企业只要在隧道窑冷却带安装一个容积较小的水箱,以供工人洗澡;个别企业将多余的热水用于搅拌机加水,以加快原料土水份的吸收,增加了泥料塑性,成型效果较好。个人认为,以购买燃料作为内燃料的企业,没有必要在余热利用方面去花费太多精力和资金。但是,设计者在窑炉设计时,应将余热水箱后面的热量充分加以利用,主要用于干燥砖坯,就达到了节能目 的了。
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