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合理的存坯线——实现隧道窑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2-3-18 11:51
标题: 合理的存坯线——实现隧道窑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
  合理的存坯线——实现隧道窑高产高效的必要条件                                                                                                  

成型车间到干燥室这段区间称为存坯线或静停线,也称为存坯车间。传统大断面隧道窑工艺设计上,这段存坯线都很短,最短的7个车位,长的也不过10个车位,有的两条干燥室设计了三道存坯线,这样平均每条干燥室室外存坯也不过15个车位。



小断面隧道窑在这方面设计就非常合理,一般每条干燥室存坯20个车位以上,有的达到40个车位甚至更多。砖坯在干燥室外呆的时间越长,其自然脱水效果越明显,进干燥室后干燥效果越好,越容易快出车。尤其北方地区,在空气相对干燥的时候,砖坯在存坯线放24小时后,其含水率下降 20%甚至更多,这对快速干燥是非常有利的。
砖瓦行业内的专家对存坯线争议很大。有的主张存坯线越长越好,有的主张根本不需要存坯线,成型砖坯直接进干燥室效果最好。持后一种主张的专家理论依据是:成型泥料由于受到搅拌机搅刀、砖机绞龙的不断摩擦,使泥料发热,刚挤出的砖坯具有一定的温度(一般30-40℃,在此称为初始温度);如果让这种带有一定温度的砖坯直接进入干燥室,会缩短砖坯的吸热过程,使砖坯直接从初始温度开始升温,所以会节省热量,缩短干燥过程。
从道理上讲,这种理论确实很对,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并没有发现这种设计方案给干燥带来的好处,该塌坯的还是塌坯,干燥效果不好、产量低的干燥室也没有因为砖坯直接进干燥室而改善了干燥效果或提高了产量。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测试一下这种说法是否真的可行。
假设砖坯在较长的存坯线静停24小时以上,其含水率由成型时的12%下降为10%(自然脱水),标砖砖坯重量设为 3.15 公斤,环境温度为5℃,砖坯刚被挤出来时其初始温度为40℃,经过24小时后砖坯降至环境温度(5℃);砖坯从初始温度降至环境温度时损失的热量:砖坯中料重量为 3.15×88%=2.772 公斤,水重量为3.15-2.772=0.378公斤,温度下降40-5=35℃,则料损失的热量为:2.772×35×0.219(粘土比热容)=21.25千卡,水损失的热量为:0.378×35×1(水比热容)=13.23千卡,则砖坯在存坯线从40℃降至5℃时损失的热量为34.48千卡。即如果这样的砖坯进入干燥室会多吸收34.48千卡的热量才能和刚成型的砖坯直接进干燥室相当。但砖坯在存坯线会挥发水分,假设水分下降2%,即由含水率12%下降为10%,则挥发的水分重量为0.063公斤,按经验,每公斤水在干燥室内需要1100千卡热量,则在存坯线挥发的水分会减少吸热:0.063×1100=69.3千卡。两者对比,在存坯线存放24小时后,砖坯进入干 燥 室 仍 然 比 刚 成 型 的 砖 坯 直 接 进 干 燥 室 减 少 吸 热69.3-34.48=34.82千卡。

内容来源于百度
            
作者: 福航闫冬    时间: 2022-3-18 15:01
污泥制砖技术联系我13173337008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