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建筑垃圾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预均化处理 上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2-6-5 12:07
标题: 建筑垃圾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预均化处理 上
建筑垃圾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预均化处理 上


1、前言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烧结墙体材料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本文所指的“建筑垃圾”是指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的基础工程、地下工程所产生的固体(渣土)和流体废弃物(泥浆)。而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废砖、混凝土构件等)不在本文探讨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文探讨的建筑垃圾是含有一定比例的黏土质成分,可用于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建筑渣土”,这种建筑垃圾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和适当的加工,可以用于生产各种性能优异的烧结墙体材料的原材料,化害为利、利国利民。        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在《新型墙材推广应用行动方案》等文件中均提出加大“推广利用大型烧结砖隧道窑安全处置城市污泥、废渣与其它原料配合生产烧结空心砖、自保温烧结砌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具体要求。因此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随着资源约束作用越来越明显,利用可再生资源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成为我国新型建材发展的首选道路,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2、建筑垃圾的特性
2.1一般情况
建筑垃圾主要为固体(渣土)和流体废弃物(泥浆)。前者是基础工程、地下工程和地铁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后者主要是桩基工程中产生的流体废弃物。与具有相对固定矿山资源的情况不同,建筑垃圾(渣土)来源非常分散、变化大,所以成分比较复杂。例如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地铁线路要穿越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岩性的地层,常见的岩层有页岩、黏土、花岗岩、石灰岩、泥灰岩等等,这种变化多样的特点造就了建筑垃圾的复杂性。 2.2主要成份
我们通过施工单位对国内某三个城市的建筑垃圾进行取样分析,取样是在建设单位的协助下进行的。样品主要采集目测可以用于生产烧结砖的原料,明显的岩石(如花岗岩、石灰岩等)做剔除处理,送检验单位化验,其结果汇总于表一:
          建筑垃圾主要化学成分表          表一序号样品来源岩性描述化学成分(%)SiO2Fe2O3Al2O3CaOMaO烧失量合计1基础工程黏土49.535.8216.299.783.1111.6296.152基础工程黏土48.916.2617.158.673.1310.9596.153基础工程页岩59.114.9412.656.362.719.7895.554基础工程页岩36.663.8220.74.291.2229.31965地铁工程黏土48.865.589.4311.494.9112.6992.966地铁工程砂岩61.254.5524.540.140.308.8099.587地铁工程砂岩75.263.9014.640.140.195.4799.68地铁工程黏土61.975.0321.50.130.409.2198.249桩基工程泥浆59.114.9412.656.362.719.7895.5510桩基工程泥浆57.808.6216.582.802.005.6393.43(注:未做钾、钠分析)    从表一的结果看出,样品的化学成分波动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实际经验告诉我们,这些样品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用于生产烧结墙体材料的。由于建筑垃圾来源相对分散,在渣土场做好预均化处理是保证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在堆放建筑渣土时,尽量以相互平行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料层构成料堆,而在取料时,则在垂直料层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的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为止。这样取出的物料成分相对要均匀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平铺直取”(stockpiling systems)。实践证明采用“平铺直取”的原料堆存预均化方式,是有效保持原料中各组分均匀性的好办法。在生产过程中,配合“两辊两搅”工艺和高效搅拌挤出机、高速细碎对辊机等加强处理的措施,是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混合料再经过陈化库陈放堆存,可使混合料的物理性能得到很大提高。经陈化处理后的泥料,性能改善、混合均匀,从而可满足烧结空心砌块的成型与质量要求。
2.3淤泥
      我们说的“淤泥”,并非以往说的江河湖海沉积的淤泥,而是指基础工程中桩基和钻孔作业中产生的“淤泥”,俗称“打桩污泥”。这是含有微细泥颗粒和细沙的悬浮液体,含水率通常达到70%以上。“打桩污泥”具有一定粘度,即便在静止状态下经过很长时间也很难沉淀。建筑桩基施工在我国沿海地区广泛使用,它是非开挖基础施工方式中的前沿技术,因此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由此产生的泥浆处置和合理应用的难题。    目前,打桩泥浆(淤泥)处理方式是用槽罐车把现场的泥浆运送到城市郊外的垃圾场或者泥浆坝里,让其在泥浆池中自然沉淀和干化。这种处理方式原始而且落后,不仅效率极低,而且问题很多。槽罐车在运输途中私自乱倒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准确测算出一座城市产生多少淤泥的量是比较困难的,以广东汕头市为例,保守估算,一年由建筑桩基工程产生的打桩污泥达到30万吨以上,而这些淤泥大部分倾倒在池塘、河湾之中,处理十分困难,因此建筑污泥的利用也是迫在眉睫。3、原料处理对建筑垃圾的科学处理至关重要,因为这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前提。本文涉及的原料处理指的是建筑垃圾经过“分类处置”后的有用部分,关于建筑垃圾“分类处置”的技术措施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
3.1预均化
预均化是水泥工业常用的原料处理技术,原料在生料制备之前,预先将原料进行均化的堆场。在预均化堆场中,通过水平分层堆放和垂直切割的方法,使原料成分得到的均化。这个方法同样适用于建筑垃圾的预均化处理。我们在参观法国(Bouyer leroux)制砖工厂时看到,他们把收集来的建筑渣土与本厂开采的原料(黏土)堆积成“大垛”,并且堆积两年以后再使用,这一点非常类似我国北方砖厂中传统的“堆大垛”方式,不同的是他们堆积的时间更长。
经过堆大垛陈化的原料,再采集起来送进原料堆棚里,尽可能以最多的相互平行和上下重叠的同厚度的料层进行堆放储存,取用时按照垂直于料层方向同时切取不同的料层的方式取料,这就是水泥行业常用的“平铺直取”法,料层堆放的层数越多,取料时切取的层数也就越多,物料的成分达到比较均匀的效果越好。只有经过这样预均化处理的原料,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波动,从而为生产高品质产品和确保产品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