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砖表面鼓泡、脱皮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4-6-9 11:44
标题: 砖表面鼓泡、脱皮
砖表面鼓泡、脱皮
成品红砖的表面上有时出现小小的如绿豆大或如豌豆大的气泡,破裂后造成像鱼鳞一样的脱皮。脱皮掉落后的凹坑里有时有一个小白点,有时有一个深黄或黄褐色的斑点,有时什么斑点也没有,凹坑的颜色和周围一样。

当凹坑里出现白色斑点时可能是原料中石灰石(碳酸钙)含量较高,其在高温后烧成为石灰(氧化钙),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后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体积膨胀,造成崩裂脱皮。当凹坑里出现深黄色或黄褐色的斑点时.则可能是原料中有铁质结核(黄铁矿或褐铁矿),其在焙烧中也会膨胀剥落。针对以上两情况,应尽可能地去除原料中的这些有害成分.否则也应将其粉碎到粒度小于0.5 mm~l mm,以减轻其危害,因烧结砖的质量标准中允许有尺寸不大于10mm×10mm的石灰爆裂。当凹坑中没有任何斑点,颜色与周围并无差异时则完全是挤出成型时留下的隐患。生产中,传统的做法是在机口顶部注水,这是因为机口(砖嘴)四角对泥料的摩擦阻力最大,因而来的泥料较少,造成四角缺泥;而采用给四角加水润滑,目的是减少四角的摩擦使泥料多来点。但实际上大部分砖厂都是从机口中间注水,给泥条表面加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往机口四角加水,即在距棱角20mm左右的地方,用给病人输液的软管往里注水,并控制水量为40滴/min左右,这样用不了多少水却可较为有效地防止烂角,并可节约用水,加快干燥,提高砖坯质量。较好的办法是将水机口改为油机口,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做法是:通向四角注水改为注油,并控制流量为40滴/min左右,其耗油量每万块砖不足1kg,成都有的砖厂耗油量每万块砖才0.6 kg~ 0.8 kg,比在切坯台上人工抹油省油多了。更好的做法是采用油、水全不用的干机口。这时必须使用“长机头、短机口”,机口的长度为30mm~50mm。如前所述,机口四角对泥料所形成的摩擦阻力最大,机口越长,这种阻力也更大,造成烂角的危险也越大。实践证明,适当长度的机头完全可以对泥料形成足够的压力,使其成为密实的泥条。机口的作用仅仅是规范一下泥条的外形尺寸,机口有30mm~50mm长就足够。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