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新型预干燥系统的成功与不足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4-7-19 11:38
标题: 新型预干燥系统的成功与不足
新型预干燥系统的成功与不足

新型预干燥系统的预干燥原理:这里的焙烧窑断面4.6m,共27个车位。干燥室17个车位。预干燥系统利用干燥室端空余出来的位置而建。共10个车位长。取焙烧窑余热对预干燥室内停放的砖坯进行预干燥。供风形式除顶部供热风外,利用焙烧窑窑顶的余热锅炉输送蒸汽到预干燥室内分布在两侧墙壁上的暖气片。
这套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后,总体效果是:成型含水率平均13%,出预干燥室后的平均含水率为8%,就是说这套预干燥系统,利用废弃不用的余热,能拿掉最低4%的水分,最高时能去除6~7%的水分。应该说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窑顶的余热锅炉不但能解决预干燥系统的热源,而且在冬季能给生产车间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更主要的是能保证刚下线的砖坯不至于因天寒气温低而上冻。再有富裕的话,还能为成型或者原料入库提供热水,更有利于陈化和成型。这尤其适应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
其次,就是利用对出窑前制品散失不用的余热的充分利用,既节能,而且又有利于装车工的卸车工作环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在砖坯进入干燥室前得到充分预热,能够彻底解决砖坯进入干燥室后的凝露塌垛现象。
砖坯进入干燥室后,有两种形式的塌垛:一是潮塌,二是淋塌。淋塌是排潮能力不足导致的;而潮蹋就是典型的凝露造成的。砖坯之所以会发生凝露现象,就是因为砖坯进入干燥室初期不能得到很好的预热升温。
没条件积蓄够抵御凝露的温度能量。从干燥室中后部抽过来的热气体,在向前一次次地穿过坯缝后,留下热度带走水分。在一次次地穿流过坯垛后,热风温度越来越低,水分越来越高。
当这种湿冷空气流动到某一个点时,流动的空气已无力带水分前行,那么水分就会降落凝结在砖坯的表面。
这就形成了凝露。凝结在坯体表面的露珠被坯体吸收,当吸收的量超越底部负重坯体的强度极限时,坯垛就会彻底垮塌。潮蹋的砖坯一般都是上部完好而底部软化酥裂碎塌。
这是因为热空气轻而上浮,上部砖坯的温度就会高于下部砖坯的温度。夹带有接近饱和水分的湿重空气在底部流动,在向前流动过程中,遇到没有任何温度基础做抵御的湿冷砖坯,凝露潮蹋就在所难免。
姑且不论这种预干燥系统能去除5%左右的水分,单就能预热砖坯这一项功能就值得肯定。即便它一个百分点儿的水分也去除不了,但能让进入干燥室的砖坯有50℃上下的基础温度,这是了不得的!
大家应该明白:仅凭干燥室的热风温度,要使进来的砖坯上升达到50℃,其能耗也好,时间也好,都是个不小的数目,尤其是在冬季,别说50℃的温度,有时相错一度两度就足以导致整车砖坯塌垛!



以上是谈这种新型预干燥系统的成功之处。下面再谈谈我认为的不足之处。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拿出来与读者探讨:
这种预干燥系统取的是焙烧窑的余热。而把从焙烧窑预热带抽取的烟气全部送进干燥室进行砖坯的干燥。笔者认为欠妥。理由有三:
一、焙烧窑预热带的烟气,夹带有大量来自于砖坯的水分,将其作为干燥室唯一的干燥热源我认为欠妥。这部分烟气质量不高,操作不当会导致进入干燥室的砖坯二次回潮从而引起制品表面网状裂纹,甚至出现哑音砖;
二、这种4.6m以上的大断面平顶隧道窑不适宜单靠窑墙两边管道底抽风的方式,抽力小,则火行速度慢,送风温度不能满足干燥所需;抽力大,保证了火行速度与送风温度,但坯垛边部会出现大量欠火砖,中部依然有过火砖。因为断面过于宽,风机抽力越大,则抽取坯垛边部顶部的风越强,不能如愿抽到中部的热风。这种布局根据我多年调试窑的经验,只适合4m以下的小断面窑;
三、如果能引用焙烧窑预热带的风,用在预干燥系统预热砖坯我认为更好,既能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以前这部分烟风是全部摈弃不用的),而且又能将焙烧窑尾部大量优质余热用来干燥干燥室里的砖坯,我认为两全其美。
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