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标题: 原料原因造成的产品裂纹 [打印本页]

作者: 砖瓦客服    时间: 2024-11-10 11:40
标题: 原料原因造成的产品裂纹
原料原因造成的产品裂纹
烧结砖裂0纹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轻者影响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定;重者危及用户,销售困难;严重的甚至造成大批产品报废,给经营者带来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有的砖厂投产多年一直受产品裂纹的困扰,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找准裂纹的成因,无法对症下药,所以问题也得不到根治。

一、原料本身特性造成的产品裂纹1、干敏系数过高干燥敏感性系数用来衡量产品裂纹倾向性的大小,干敏系数越高,产品形成裂纹的倾向性越大,反之越小。当干敏系数大于2时,裂纹几乎不可避免;当干敏系数小于1时,产品一般不易形成裂纹。这种类型的裂纹在一些黏土砖厂和一些黏土掺量高的砖厂最为常见。
防治措施:a 、建厂前必须事先对准备使用的原料进行化验,慎用干敏系数高的原料。
b、适量掺加瘠化剂,炉渣、煤矸石、粉煤灰、铁矿渣等都是很好的瘠化剂。2、塑性太差原料塑性太差会造成成型困难,成型时裂纹严重,即便勉强成型,因坯体质量差、机械强度低,抵抗裂纹的能力就差,在干燥、焙烧过程中就容易产生裂纹。这种情况就好比有的人身体素质差,一遇天气变冷就容易感冒,而身体素质好的人抵抗气温变化的能力强,遇冷就不容易感冒。
防治措施: a、砂性黏土可掺加增塑剂,如膨润土、高塑性黏土、造纸黑液等。 b、煤矸石、页岩等可降低其粒度增加塑性,也可采用掺加增塑剂的方法。3、泥料的颗粒级配不合理所谓颗粒级配,即指泥料中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比例。一般要求有三种粒径:细粉料(也称塑性颗粒,0.053㎜以下),填充性颗粒(0.053-1.2㎜),粗骨料(饰纹性颗粒,1.2-2.4㎜)。细粉料的含量决定了泥料的塑性,一般应占35-50%;填充性颗粒应占20-65%,这部分颗粒的作用是限制坯体产生过渡的收缩、裂纹、变形;粗骨料应占0-30%,不做粗骨料饰纹时可不用。
我们生产内墙砖时一般只要求前两种颗粒(细粉料、填充性颗粒)的比例,若这一比例失调,生产出的砖可能会产生裂纹。
使用河、湖淤泥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防治措施:使用两种以上的原料,调整粒径组成,确保颗粒级配合适。二、管理原因造成的产品裂纹1、生产工艺不合理(主要是掺混不匀)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用来造砖时,如果掺混不均匀会造成产品的裂纹。因为两种原料的干燥和焙烧收缩不可能一样,很容易形成内应力,干燥和焙烧后产生裂纹就不可避免。
防治措施:改进工艺,设法掺混均匀。最好在进破碎机之前按比例掺混好,这样在通过破碎机、筛分、搅拌三道工序掺混后,原料的掺混效果会更佳。两种以上的原料单独破碎、筛分,再到搅拌机后掺混,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原料的比重差别越大,其掺混效果越差,产品产生裂纹的可能性就越大。2、陈化条件不充分
陈化条件不充分即陈化效果不好,也会造成产品的裂纹。
陈化,也叫闷料困存,目的是使水分充分渗透、泥料疏解、松散匀化。陈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粒度、水分、时间、温度,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粒度越小,陈化效果会越好;进陈化库时的水分以达到成型水分为最佳;时间必须保证72小时以上;陈化库环境温度也应该尽量保持在10℃以上(温度越低需要的陈化时间越长)。我们在生产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停产检修前存下的泥料,下次再生产时特别好用,这是因为陈化时间延长的原因;同样的泥料,夏天比冬天好用,这是因为夏季气温比冬季高的原因。内容来源于百度






欢迎光临 砖瓦平台 (http://app.zgzw123.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