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冬季,既是“十三五”最后一个秋冬季,也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最后一个秋冬季,收官战成败在此一举,成都怎么打?
10月30日,成都市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上的消息显示,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异常严峻。“要严格管控好各类污染源,坚决守住不出现重污染天气底线,争取更多空气优良天数。”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强调,要继续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集中力量、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除臭氧外主要污染物指标均实现持续下降,未出现重污染天。截至10月29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31天、同比减少13天,PM2.5平均浓度37μg/m³、同比下降2.6%。 “从目前来看,对照省政府下达的‘十三五’目标——优良天数达到288天、PM2.5浓度控制在44.3μg/m³及以下,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难度极大。”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军介绍,从今年秋冬季气象条件趋势预测看,11月整体气象扩散条件较去年同期偏差,有2次左右污染过程,以轻度污染风险为主;12月整体扩散条件与常年相当,有2—3次污染过程,有中至重度污染风险。 如何守住不出现重污染天气底线?会上,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目前已经出台《成都市2020—2021年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方案》,实施期限为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从六个方面提出44条强化措施,今年力争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三五”空气质量目标任务,明年1~2月实现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3%,优良天数率同比上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继续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的工程。”王凤朝强调,大气环境治理既是重要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继续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制定并落实好各项管控措施,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从点滴抓起,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同时,要立足今年秋冬季,以标本兼治为目标,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常态化管控,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01 加强污染源管控 要强化扬尘污染管控,重点抓好地铁、道路等线性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要强化工业污染管控,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充分利用无人机监测、电力数据调度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企业的精准管控,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打击一切偷排漏排行为。要加强移动源管控,划定机动车严管区,提升非道路工程移动机械、货运车辆准入条件,加大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 02 抓好重污染天气应对 要进一步强化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强化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处置,实行重点行业ABC绩效分级管控、非重点行业差异化减排,分时段、分区域做好精准减排。同时,对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允许施工的重大民生工程、大运会场馆等建设项目,要实施更加严格的扬尘管控措施。 03 强化区域联防联控 要持续开展成都平原经济区空气质量联合会商,加大协同减排力度。要强化联合执法督查,利用颗粒物走航车等技术手段,对交界处工业企业、建筑工地开展联合督查和执法。要强化联动轮产减排,探索建立成都平原经济区大宗物资生产和使用信息共享制度,同步执行冬季轮产和重污染时段限产减排措施。 04 科学谋划“十四五”工作 坚持依法治气,加快出台《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坚持科学治气,深入开展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以及2021年大运会空气质量保障等专项研究;坚持精准治气,全面推进建筑、市政、轨道、水务、园林等行业领域绿色示范标杆工地打造。 05 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督查考核 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以最大决心、最有力措施打好蓝天保卫战冬季战役。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考核和通报,逗硬奖惩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对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履职不到位、失职渎职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06 加强协调联动,抓好宣传引导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要求,形成齐抓共管、联防联控、协同作战的良好工作格局。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宣传,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对典型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持续曝光。及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合理引导群众心理预期,倡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绿色环保、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整体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