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rgba(0, 0, 0, 0.9)]固废充填、回填与填埋均是固体废物处理或利用的方式,但三者在应用场景、核心目的、技术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1. 固废充填[color=rgba(0, 0, 0, 0.9)]指将经过处理的固体废物(如矿山尾矿、废石、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填充至地下特定空间(如矿山采空区、隧道空洞、地下矿坑等)的过程。 - 核心目的通过填充固体废物 “填补” 地下空洞,实现双重功能 —— 一方面利用废物消纳固废(减量化),另一方面通过填充体的支撑作用稳固围岩、控制地表沉降(工程功能)。
- 典型场景金属矿 / 煤矿开采后的采空区充填(如膏体充填、废石充填)。
2. 固废回填[color=rgba(0, 0, 0, 0.9)]指将处理后的固体废物用于工程开挖形成的地表或浅层空间(如建筑基坑、管沟、路基填方区等)的填充过程。 - 核心目的利用固体废物替代传统砂石等材料,恢复开挖区域的标高、增强地基或路基的稳定性(工程功能为主),同时实现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如建筑垃圾破碎后用于基坑回填)。
- 典型场景建筑拆迁后的建筑垃圾回填基坑、道路施工中用工业废渣回填路基。
3. 固废填埋[color=rgba(0, 0, 0, 0.9)]指将固体废物集中堆存于专门设计的填埋场(地面或地下),通过铺设防渗层、设置渗滤液 / 气体收集系统、覆盖层等措施,实现废物与周边环境隔离的终端处置方式。 - 核心目的对无法回收利用或处理的废物(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进行长期隔离,防止其污染土壤、地下水和大气(环保安全为主)。
- 典型场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
三者的核心区别维度 固废充填 固废回填 固废填埋
应用空间 地下深层空洞(如采空区) 地表 / 浅层开挖空间(如基坑) 专门设计的填埋场
核心目的 稳固围岩 + 消纳固废 工程功能(地基 / 路基稳定)+ 资源化 终端隔离处置 + 防污染
技术重点 填充体强度、与围岩协同性 压实度、地基承载力 防渗、渗滤液 / 气体控制
废物类型 工业固废(尾矿、废石等) 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 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等
环境风险 较低(材料经筛选) 较低(需符合工程环保要求) 较高(需严格控制隔离)[color=rgba(0, 0, 0, 0.9)]简言之,充填和回填以 “利用固废实现工程功能” 为核心,而填埋以 “隔离固废防止污染” 为核心,是末端处置手段。
内容来源于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