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砖厂小知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7

主题

508

帖子

4537

积分

管理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5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16 11:5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1、双级真空挤出机,上级漏气需注意
双级真空挤出机运行中要求从上级封闭泥缸到下级泥条出口的所有结合面密封不漏气,才能有效地保证其应有的真空度。一旦发现真空压力上不去,而真空泵及其吸气管道系统又一切正常时,就应查明挤出机相关部件的结合面是否漏气,常用烟气法进行检查。即用一支点燃的香烟沿所有接缝(包括泥缸后壁主轴承座的主轴轴孔)逐一查看,一旦发现烟气往接缝里钻,即是漏气点,应及时设法堵住。
笔者不止一次遇见双级真空挤出机运行中真空泵、吸气管道、各相关的接缝都正常,无漏气,但就是“真空上不去”。最后查到上级密封泥缸的进料口,发现:烟气往密封泥缸里钻。奇怪的是烟气不是沿泥缸四周往泥缸里钻,也不是随泥料一同进入封闭泥缸,而是往上级对轴和对开式螺旋绞刀的接缝处钻进去,说明正是该对开式螺旋绞刀和上级轴的接缝漏气。
打开上级封闭泥缸,拆下对开螺旋绞刀,未见异常。估计是绞刀与轴接合不够紧密,于是在对开螺旋绞刀的轴孔和两片绞刀的接合面上统统抹上一层黄油,装配还原,开机后真空上去了,一切正常。
其原因是,对开螺旋绞刀与主轴及两片绞刀的接合面全是“硬对硬”直接接触,即没有密封胶条也没有纸垫,其接合面的加工精度也不是很高,而空气是无缝不入的,抹了一层黄油,作为密封层,问题就解决了。
由于抹上去的黄油只管密封,不管润滑不需使用新黄油,当时就是用滚动轴承里换下来的废黄油。
其实,这些废黄油的用处还多,在上螺丝时,先在其螺纹上抹一点黄油,不仅省力,而且防锈,今后也好拆。特别是设备的地脚螺栓更宜先抹油后上螺帽。
2、砖机轴承大发烧,问题应该多方找
在双级真空挤出机下级泥缸后壁上装有一个较大的轴承座,一般称其为“主轴承座”。轴承座的后端装有一套止推轴承,用以抵抗挤出泥料时,泥料对轴的巨大压力。在它的前面则是一套径向轴承,用以保持主轴的稳定旋转。再往前则是兼负“迷宫式密封”的固定密封盘的轴承盖,它前面则是与其密切配合的装在主轴上并和主轴一同旋转的迷宫式密封的“动密封盘”。它紧紧顶住尾节螺旋绞刀的后面。两个密封盘的盘面全都车削出由若干个同心圆组成的凹槽和凸棱,装配时一个盘面上的凸棱和另一个盘面上的凹槽互相“咬住”。凸棱和凹槽的两个侧面留有小于1mm的侧隙,凸棱的顶面和另一盘上的凹槽的底面在装配时保持有约2.5mm的轴向间隙,并在槽内涂满黄油,组成曲折密封,保证泥料不能侵入轴孔。
主轴的转速极低,一般都低于50转/分,较大的砖机只有20~30转/分,装在轴承座前面的径向轴承受力不大,产生高温的可能性极小,只有装在轴承座后面的止推轴承在泥料挤出时的反作用力下,有时会有较大的升温。而这种发烧,应该是从轴承座的后端开始,向轴承座的前端蔓延也就是说应该是轴承座的后端比前端更烫手。
笔者曾见有的挤出机主轴承座严重发烧,“手都不敢摸”,认为是“轴承坏了”。但用长螺丝刀一头顶在轴承座上另一头顶在耳朵里诊听时,轴承声音并无异常,当把螺丝刀的一头从轴承座后端向前端移动时出现金属干磨擦的声音,移到泥缸壁时声音更大,用手摸泥缸后壁,比轴承座后端“更烫手”。从而判断是“问题在泥缸里”。
打开泥缸,卸下全部螺旋绞刀,在泥缸后壁未发现摩擦刮伤的痕迹,从而排除了“尾节螺旋绞刀刮擦泥缸后壁产生高温”的可能性,卸下尾节螺旋绞刀尾端的迷宫式密封的动密封盘时,发现两个密封盘里的黄油全干了,盘上凹槽内有泥灰,两个密封盘的凸棱的顶面和凹槽的底面严重磨损,外圈磨损最为严重。该厂有关人员说“从来没有动过”。
究其原因
一是缺油,密封能力下降,泥灰侵入;二是主轴受推力往后的轴向移动,由于两盘的轴向间隙只有2.5mm,造成密封盘互相摩擦,产生高温。
由于厂里没有备件,只好用厚度为2.5mm的铁皮作了一个垫片,垫片的内孔和动密封盘的内孔完全一样也开有“缝槽”,垫片外径和动密封盘的最内圈的凸棱的外圆稍小0.5mm左右,然后先装垫片再装涂满黄油的动密封盘,使两盘间留有2mm的轴向间隙。才装上螺旋绞刀,恢复生产,一切正常。
为此,笔者以为,在使用螺旋挤出机时,对于装在尾节螺旋绞刀后面的密封盘,至少一个季度必须卸下一次,清洗检查抹油,一旦发现摩擦痕迹,及时处理并准备配件。千万不能“从来没有动过”。
3、齿轮箱严重发烧,体外循环降温好
在烧结砖厂,各种齿轮箱(包括减速箱)几乎随处可见。在齿轮箱里大齿轮的一小部份浸在齿轮箱里的的润滑油中,工作时,依靠齿轮旋转把润滑油带上来,洒向四周,使所有齿轮都沉浸在飞溅的“油珠”中运行。互相啮合的齿面都涂满了一层油膜,互相咬住的一对牙齿的齿面隔着油膜压紧运动,不致于齿面直接接触以改善其传动条件,提高传动效率,减少齿面磨损,延长齿轮的使用寿命。为了应对齿面挤压时的巨大压力,油膜也必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免被撕裂挤破,造成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干摩擦降低齿轮使用寿命。
油膜的强度依靠润滑油本身的稠度(粘度)来实现,油越稠油膜的抗压强度也越大,齿轮传递的功率越大,齿面的挤压力也越大需要油膜的强度也越大,油的稠度也应越大。
问题是油的稠度随其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油温越高,稠度越小,其所能形成的油膜的强度也越弱,一旦抵抗不了互相咬合齿面间的挤压力,就会失去润滑效果造成齿面干摩擦。
齿轮箱在工作中产生热量是正常的,这些热量一是齿轮旋转搅动润滑油,齿轮和油的摩擦及油被搅动时油分子之间的互相摩擦而产生的,因此齿轮箱都规定了油面的高度,不许逾线;二是齿轮啮合时相互挤压摩擦而产生的,这就依靠润滑、油膜来尽可能减少、降低。因此工作中的齿轮箱的油温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但应有一个限度,不得超过以保证润滑油的应有的稠度和油膜的足够强度。一般为60℃。油温还和环境温度有关,同样的工作条件,冬天油温不高,齿轮箱体只感到温暖;夏天则烫得手都不敢摸。
笔者在本世纪初用过一台60型的双级真空挤出机,夏天室内温度为30℃时,齿轮箱体不仅烫得手都不敢摸,往箱壳上滴一点水,立刻化成一股白烟(水汽)。打开齿轮箱顶的检查孔,热气猛冲,润滑油稀得像水一样。显然,油温已在80℃以上。工作中用两台电扇对着齿轮箱吹温度也降不下来。一年磨坏两个高速轴齿轮,还不够用。对此采用汽车冷却发动机的办法、对齿轮箱的润滑油采用“体外循环冷却”即使在室温30℃以上,运行中齿轮箱的油温也没有超过60℃。轴齿轮的使用寿命延长了两倍多,达到18个月以上。
办法是:
在齿轮箱底部的放油孔外装个闸阀其后是一只小型齿轮油泵,经输油管通往一只装载机上用的外形像汽车的冷却水箱的机油冷却器,整个机油冷却器浸在一只水箱里。冷却器的出油口经油管连通到齿轮箱顶的检查孔盖,从检查孔盖上的孔进入齿轮箱。
生产中,齿轮箱中的润滑油经箱底放油孔流入齿轮油泵,被打入机油冷却器,冷却后经油管从齿轮箱顶的检查盖的小孔回到齿轮箱,直冲在高速轴齿轮和中间轴大齿轮的啮合面上成为一个循环,其系统如附图。使用结果证明:这一润滑油体外循环冷却系统不仅降低了油温,优化了齿轮箱的运行条件,延长了齿轮的使用寿命,而水箱里的热水还给车间操作人员带来了方便。
冬季,当室温在15℃以下时,没有使用这一冷却系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8

帖子

2990

积分

成型阶段

Rank: 4

积分
2990
沙发
发表于 2021-1-16 20:09: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朝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砖瓦平台.  

GMT+8, 2024-11-23 07:43 , Processed in 0.046508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