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了很多砖厂,发现一个共性:砖厂很少有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大家都是在匆匆忙忙的工作着,可回顾干过的工作,特别是技术、设备方面的经验教训,没有任何的文字记载。
记忆最为深刻的是某砖厂的一件事:前几年这家砖厂请我去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现场检查后判断为由于干燥窑操作不当导致砖坯干燥后残余水分高,最终影响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只有75%,经过调试后,产品合格率高出98%,生产步入正常。两年半后,该厂又邀请现场指导,到现场后,发现还是同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砖厂部分管理人员和窑炉操作人员都换新人了,按照常规操作,所以,老毛病又范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感觉到,一个砖厂的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砖厂的技术资料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资料的管理和运用应该怎样协调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首先说说资料的内容及搜集整理。
资料内容: 砖厂前期资料——市场调研报告、项目建议书,原料小样试验报告、可行性研究包括、初步设计、设计报告书、地质勘探报告、地形地貌图及水文报告、施工图设计及相关报告批文。 施工建设期资料——各项招投标文件、施工单位资质、开工报告、各项工程(基础、厂房、窑炉等)施工资料、建筑材料检测报告;设备购买合同(协议),安装图纸,安装工程报告,设备说明书,设备进场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等; 试生产期报告——单机试运转报告、联合试生产报告,各设备性能检测报告,窑炉检测报告,产品产量、质量报告。 正常生产期资料——原料采购合同、原料进厂检测报告、原料配比试验报告、窑炉干燥、烧结技术资料;设备保养、检修制度及记录、设备耗材及易损配件记录、设备大修计划及落实记录、窑炉运转记录、产品、产量、质量资料、安全事故记录、员工培训资料等。
资料收集是过程,要及时、真实,文字、图像记录,资料要分类归档,便于查找。
资料的应用: 资料不但是记录过程,更重要的是发挥其指导作用。以设备进场验收报告为例:设备的说明书标注有设备运输、吊装、安装注意事项,关键各部件的材质、型号,设备的保养注意事项、设备的操作方法、随机工具配件等,这些资料是在安装操作时要遵循的,也是该设备操作指导书制定的依据,特别是保养维修制度(润滑、),如果设备没有易损件及原始数据的,进厂安装前要对个部件进行数据收集,以便在以后的更换后保证设备质量,如设备的轴承在长时间磨损后,标识模糊,就会导致检修困难,特别是一些非标配件,加工、更换的难度加大。
例如材料检测报告的作用就是在该材料在更换时,可以通过提前查找资料,采购或加工好后及时更换,不但节省了时间,也保证了材质。
就砖厂设备设备技术档案管理这一单项工作来说,可详解如下:
一、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车间和设备管理人员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
二、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 1 、按厂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 2、 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3 、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 定点:规定润滑部位、名称及加油点数; 定质:规定每个加油点润滑油脂牌号; 定时:规定加、换油时间; 定量:规定每次加、换油数量; 定人:规定每个加、换油点的负责人。 4、 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 5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 6、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
三、大型电机、箱式变电站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
四、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
五、 新设备到货后,仓库管理员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设备管理员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管理员,一份交设备使用车间。
六、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设备薄弱环节的立项处理。 凡属下列情况均属设备薄弱环节: 1.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停机而反复处理无效的部位; 2.运行中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设备、部位; 3.运行达不到小修周期要求,经常要进行计划外检修的部位(或设备); 4.存在不安全隐患(人身及设备安全),且日常维护和简单修理无法解决的部位或设备。
七、对薄弱环节的管理 各车间要依据动态资料,列出设备薄弱环节,按时组织审理,确定当前应解决的项目,提出改进方案; 厂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改进方案进行审议,审定后列入检修计划; 设备薄弱环节改进实施后,要进行效果考察,作出评价意见,经有关领导审阅后,存入设备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