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3-14 14:25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管理员
   
- 积分
- 13234
|
谈淤污泥在墙体材料行业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来源:中国建设报)随着浙江省“五水(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共治”工作的深入推进,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处置在“五水共治”中产生的各类淤污泥,使其成为资源加以利用,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污泥资源化利用进行有效探索,笔者认为,利用废弃的淤污泥烧制墙体材料是消纳淤污泥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台州市淤污泥现状浙江省台州市境内水域总面积为604平方公里,相应的水域面积率为6.3%,水域容积为341090亿立方米。水域主要分河道、湖泊、水库、山塘、池塘、渠道6大类。“十三五”期间,台州市计划完成河道 1763条、水库85座、山塘793 座、池塘2196口的清淤任务,清淤量3180.64万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台州市河道疏浚清淤总量为2353.03万立方米。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全市危化固体污泥7.3万吨;污水处理厂31座,年产生固体污泥13.3万吨。
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淤泥的组成以硅铝质无机物为主,可以作为制砖、水泥和陶粒等建筑材料的原料,仅从技术角度考虑其资源化利用是可行的。目前台州市淤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尤其是淤泥的资源化利用,还处于起步初期,困难重重。第一,政策障碍。淤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对于地方政府财政贡献度低,项目产值相对其他工业行业较低并涉及环境污染等,导致争取财政支持的竞争力差,因而项目投资落地难。此外,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由于产品技术标准建设滞后,一些新开发的产品没有列入新型墙体材料目录,根据《关于新型墙体材料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规定,不能享受新型墙材即征即退增值税优惠政策,如利用污泥开发生产的陶粒及陶粒加气砌块系列产品。第二,技术障碍。一是淤泥的理化指标和毒性检测的问题。淤泥的理化指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有毒有害成分也不尽相同,建材企业不具备检测技术条件。二是技术脱水固化的问题。生产企业要有较大的场地堆放,配备必要挖掘设备进行不断的翻层、脱水、存化和风化等技术处理,而目前烧结砖企业大多数不具备规范化利用淤污泥条件,同时对于淤泥中螺蛳、河蚌壳等石灰质,不及时进行清除,在制砖制陶过程中,产生石灰爆裂质量问题,影响资源化利用。第三,缺少协调机制。地方政府对淤泥侧重于减量化处置,主要进行水塘、低洼地、围垦区回填造地及培堤加固、绿化、肥田等直接利用,这些减量化处置方式简单、方便。而对于如何进行资源化利用,缺少顶层设计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淤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通道不畅,如清理的淤泥归谁所有主体不明确,墙材企业利用淤泥向哪个部门申请和签订协议,利用数量如何统计和认定等。目前大多数墙材生产企业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缺少技术服务支撑。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与墙材生产企业对接,如何通过科研成果市场化运作,为墙材企业做好技术服务,是当前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短板。
对策和建议一是开展试点示范。建议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明确墙材行业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责任部门。指导、督促和服务墙材生产企业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通过试点示范、树立典型、交流经验和推广应用。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建议各地政府出台和落实淤污泥综合处理、资源化利用、淤污泥规范处置等相关补助政策,采取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企业的积极性。淤污泥资源化利用的墙材产品优先评选绿色建材产品,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招投标中选用淤污泥资源化利用建材产品,可给予评标加分等。三是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台州市现有烧结砖生产企业57家,其中采用隧道窑工艺的有27家,采用轮窑生产工艺的企业30家,设计产能约为25亿块标砖。轮窑企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落后,不具备淤污泥资源化利用能力。“十三五”期间,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过程中,通过减量置换实施墙材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工艺装备水平,提高烧结砖企业淤泥资源化利用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