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厂飘过来的刺鼻怪味,村民们想知道,这个怪味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占地30亩的堆场
企业与村子直线距离约300米 气味难闻,给村民生活带来不便 现场调查发现,村民反映的砖瓦厂,实为金华市顺牌新型砖瓦厂(以下简称:砖瓦厂),位于婺城区长山乡,是一家烧制页岩多孔砖、平瓦的公司。公司于1994年9月12日注册至今,年产量达6000万块砖。 制砖土颜色各异,污水横流 堆场无硬化处理,环境风险严峻 在举报人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砖瓦厂泥土堆场,看到堆着颜色各异的泥土,从颜色上判断,确实有点异常,大多为黄褐色与黑色,部分泥土颜色为浅蓝色。 “这些就是电镀污泥。”举报人指着一堆气味十分难闻还在冒烟的污泥说,然后,又指着堆场西北侧说,“那些也是电镀污泥。” 散发着阵阵恶臭的疑似磷化渣或电镀污泥里掺进了大量石灰
值得一提的是,电镀厂的污泥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成分,对环境、人体危害巨大。 此外,记者还发现,在整个堆场的中间也被倒入了大量塘泥。由于运过来的泥土水份较多,堆场周边多处有红黄色的污水渗出,用PH试纸初步检测发现,这些红黄色液体呈现弱酸性。 据了解,整个堆场占地30亩左右,地面没有做任何防渗漏措施,也没有做防雨蓬,环境风险十分严峻。 企业无法提供环评验收报告、污泥进出台账 污泥堆场如沼泽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 颜色艳丽的各种污泥
据悉,砖瓦厂每年消耗6000吨污泥用于制砖,其它多出来的污泥只能在没有三防措施的情况下长期堆放在这里。 砖瓦厂处理污泥,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是如果粗暴处理则会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那么到底有没有比较规范的处理方法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 同样是在金华市婺城区,另一家砖厂也在接收处置污泥,但是这家砖厂的现场情况却让人大开眼界。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洁净的厂区,整齐的厂房,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置身于其中,几乎闻不到一丝异味,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和老板介绍,根本不会有人猜到这是一家每天处理数百吨污泥的砖瓦厂。
该厂区生产环节实现全封闭。基本工艺流程是:污泥通过专用运输车辆运到砖厂内,倾倒进密闭的污泥储存池。然后,通过输送系统进入另一个烘干车间内,该车间为透明温室厂房,底部建有烘干床(引入砖瓦窑的废热余热)。湿污泥的输送、摊铺、翻新、收集等流程,全部依靠机械设备自动完成,全程没有任何人与污泥接触。污泥存放车间、烘干车间均配备除臭设备,空间呈现微负压状态,防止臭气外溢。 生产过程通过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来操控,只需一人值守,用鼠标键盘就可以完成正常生产运行。该工艺巧妙的将窑炉余热充分利用,运营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得到政府的认可和专家的好评。咨询热线:15166938816李工 砖瓦厂污泥处理远程自动化控制室 据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引导烧结砖瓦行业加快转型发展,到2020年末,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品种质量全面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城乡建筑及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要求;治污减排水平大幅提高,全面实现达标排放,环境敏感区内实现错峰生产和更严格排放限值要求; 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落后产品和落后产能基本淘汰,再生资源在原燃料中占比持续上升;生产自动化进步明显,改造建成5~8条智能制造示范线,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高;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力争形成3~5家集产品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于一体的在全行业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由此看见,污泥建材化利用是未来的主要渠道和方向,但是必须要规范化生产流程,避免生产过程造成二次污染,摒除侥幸心理,才能脚踏实地又快又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