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产] “一烘两烧”隧道窑不平衡焙烧工艺质量问题的认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22 13:04
  • 签到天数: 141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709

    主题

    3372

    帖子

    2万

    积分

    管理员

    客服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1862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22 12:03: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
    “一烘两烧”隧道窑不平衡焙烧工艺质量问题的认识


    在烧结砖生产实践中,干燥环节是实现企业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没有干燥坯体的产量和质量,就没有企业效益。干燥前端的混合料制备与成型环节,以及干燥后端的烧成环节,固然对提高企业效益有较大影响,然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干燥环节。无论是自然干燥、轮窑烧成的小型企业,还是采用二次码烧的隧道窑生产线,是现代化的大型“一次码烧”隧道窑生产线,湿坯的干燥过程,仍然是制约烧结砖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企业效益的高低发挥着决定作用。因此,烧结砖企业提高产量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干燥环节,而不是烧成环节。目前,烧结砖一次码烧工艺中,出现了干燥隧道窑与烧成隧道窑量不平衡配置的情况,形成了“一烘两烧”或“两烘三烧”的干燥焙烧工艺(因干燥隧道窑与烧成隧道窑不是1:1配置、干燥与烧成进车时间不一致,笔者称之为不平衡焙烧工艺)。此类生产线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生产过程中,因原料性能差异、干燥窑结构、风机选型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此类生产线的运行效果各有不同。部分企业因原料条件适宜,生产能力得到提高,而有些企业生产的烧结砖却出现裂痕、哑音等缺陷,使废品率增加,烧成产量并未随着烧成隧道窑数量的增加而得到提高,当然,企业效益也得不到提高。1、某“一烘两烧”隧道窑烧砖企业的工艺现状
    福建某“一烘两烧”企业,预期年产量为6000万块(折普通砖),其工艺构成简述如下。主要原料为软质页岩(100mm块状、灰白色)、红色黏土、黑色黏土(高塑性、较高含水率)、煤粉;四种原料的掺配比例分别是40%、20%、20%、10%。四组分混合料经对辊破碎与搅拌后,混合材料通过高架皮带机送至原料场堆放。混合料再由装载机转运给箱式给料机后,再次通过对辊机和搅拌机处理,再经50/50双级真空挤出机挤出成型。自动切条机、自动切坯机和自动编组,机械码坯。3m*3窑车,普通砖每次码一层,每层300块,码高14层,每辆窑车容坯数量为4200块。三条静停停车线,长度为83m,可容纳湿坯窑车约81辆。一条干燥隧道窑,截面宽度为3m,长度为83m。两条烧成隧道窑,截面宽度为3m,长度为83m。两台14号送热离心风机,电动机55kw,将烧成隧道窑热烟气送入干燥隧道窑。一台14号排潮离心机,电动机45kw。当干燥隧道窑进车时间为1车/2h时;此时,普通砖日产量约为11万块。如果加快干燥隧道窑进车后,烧成隧道窑进车时间缩短,烧成产量能够提高,但砖垛中裂纹砖和底层断砖数量增加,最终只能降低进车时间以保证产品质量。2、一烘两烧”工艺的分析
    烧结砖一次码烧工艺,干燥与烧成隧道窑数量,一般按照1:1的方式设置,如“一烘一烧”或“两烘两烧”。一次码烧生产工艺中,湿坯直接码放在窑车上,并且需要满足隧道窑焙烧工艺要求。与两次码烧工艺中湿坯预先在小断面干燥室干燥相比,一次码烧工艺中湿坯脱水难度加大了,干燥时间也延长了。而且,窑车上湿坯砖垛内部的湿坯,因热烟气阻力较大,热交换慢,排潮困难,使得湿坯砖垛内部的坯体残余水分要比砖垛外部坯体高。同一辆窑车上的坯体,内外残余水分不一致,如果进入烧成隧道窑,必然引起砖坯开裂、断砖等质量问题。
    “一烘两烧”烧结砖工艺,将干燥隧道窑的数量减少,与烧成隧道窑形成不平衡焙烧工艺。此时,湿坯在干燥隧道窑内的干燥时间进一步缩短,窰车上砖垛坯体内外残余水分的差异更大,进入烧成隧道窑后,成品产生的质量问题更加严重。对此,有些“一烘两烧”工厂采用增加湿坯静停的方式,希望通过湿坯静停一段时间来降低湿坯水分,然后使坯体在干燥隧道窑内快速干燥,同时减少砖垛内外坯体残余水分的差异,避免烧成过程中成品出现开裂、断砖等质量问题。前述福建某“一烘两烧”企业,设置三条湿坯窰车静停线,可容纳湿坯窰车约81辆,其作用就是如此。生产实践中,一定温度环境内的静停,可使湿坯内水分均匀程度、湿坯强度提高,降低坯体内水分。但是湿坯水分的降低,能否满足干燥隧道窑的快速干燥要求,则需要充分考虑原料性能。如果原料性能不适宜,则选择“一烘两烧”不平衡焙烧工艺时,就无法避免烧成质量问题。年产约6000万块(折普通砖)“一烘两烧”不平衡焙烧工艺中相关技术参数计算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一条干燥隧道窑日产量必须达到18.93万块,而一条烧成隧道窑的窑日产量只需要满足9.5万块。干燥周期仅13.5h,其主要原料为软质页岩、红色粘土、黑色粘土(高塑性、较高含水率)、煤粉。在较短干燥周期内,坯体的干燥残余水分较高,进入烧成隧道窑后,脱水过程可造成砖坯裂纹和断砖。 表1 福建某“一烘两烧”企业干燥与烧成工艺计算表指标名称
    参数指标名称参数年产量
    6000万块窰车容坯量4200块干燥及烧成废品率
    4%烧成产量要求45车实际年产量
    6250万块干燥窑要求出车45车全年工作天数
    330天1条烧成隧道窑出车23车日产量
    18.93万块烧成隧道窑进车时间60min干燥隧道窑规格
    3m*83m烧成周期约27h烧成隧道窑规格
    3m*83m干燥窑进车时间30min容车数量
    27辆干燥周期13.5h二次码烧工艺,能够较好地安排湿坯的干燥过程,干燥窑因干燥工艺与烧成没有直接关系,比较灵活,容易控制,坯体干燥质量好,干燥产量比较高。
    当采用“一次码烧”工艺时,干燥环节与烧成环节是一个系统,湿坯码坯高度必须适应烧成要求,干燥过程的控制要求提高,否则干燥质量与产量对烧成形成较大的限制。在“一烘两烧”或“两烘三烧”工艺中,因进一步减少了干燥窑数量,出现干燥隧道窑与烧成隧道窑的数量不平衡配置,只是通过码湿坯窑车在干燥窑外的静停,来提高烧成产量,此时干燥环节的条件更为苛刻,任一环节出现波动,产量不仅得不到提高,反而产生不良影响,生产成本增加。针对福建某企业而言,其一烘两烧生产工艺的完善,必须调整原料性能,增加页岩配比,调整混合料粒度,降低成型水分,在静停线增加送热风预干燥。采取这些措施后,才能满足烧成隧道窑对干坯的产量要求,实现提高产量的目标。3、两烘两烧”工艺的分析
    在“一次码烧”工艺中,还有一种干燥隧道窑与烧成隧道窑数量不平衡配置的方式,部分企业采用了“两烘一烧”或“四烘两烧”的工艺中,增加了干燥窑数量。此类不平衡焙烧工艺,由于干燥窑数量是烧成隧道窑的2倍,干燥工艺能够适应不同原料成分的变化,砖坯干燥时间延长,有利降低砖坯残余水分,提高干燥质量,从而能提高烧成产量。
    4、结束语
    “一烘两烧”或“两烘三烧”不平衡焙烧工艺的选择,首先需要考虑原料性能的适应性,由于其缩短了干燥周期,会导致窑车上的砖坯残余水分不一致,这些砖坯在烧成隧道窑内,,将出现裂纹和断砖,无法实现提高烧成产量的目标。其次,隧道窑截面不宜超过3m,随着窑断面和码坯高度的增加,使砖垛阻力越大,内部湿坯水分的降低越困难。干燥过程需要延长。否则,因砖垛中部湿坯残余水分偏高,而在烧成窑内烧成速度较快,使得砖垛中部砖坯出现裂纹、断砖、垮垛等现象。     烧结砖企业提高产量的重点应该落实在干燥环节,围绕改善原料性能、降低成型水分、湿坯静停和预干燥、延长干燥时间、增加干燥窑生产能力等采取措施,在此基础上,烧成隧道窑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两烘一烧”或“四烘两烧”的不平衡焙烧工艺中,干燥窑数量多于烧成隧道窑,有利于干燥质量和产量的稳定和提高,对增加烧结砖企业效益较为有利。内容来源于百度
         
    关于app的问题都可以反馈给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砖瓦平台.  

    GMT+8, 2025-2-25 03:13 , Processed in 0.07032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