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瓦平台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风化——隔年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3

主题

89

帖子

2017

积分

管理员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0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4 11:53: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济宁
     将开采出来的黏土原料露天堆放,借助大自然风吹日晒、雨淋冰冻一段时间使其分解,为破碎成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这个过程砖瓦行业称之为风化。
     砖瓦先辈对风化的利用尤为成熟,一是当时的破碎设备落后,二是减轻劳动强度,三是提高砖坯及制品质量,于是就有了头年开采,第二年使用的“隔年土”的惯例。

     风化能使原料疏解、颗粒分散、水分均匀渗透之外,还要认识到风化是原料应力的释放过程。黏土由于所处的深浅不同,机理形成的不同,年代久远不同,其所拥有的能量也不同,这个能量在使用前必须释放出来,否则会在砖瓦制作过程给我们制造麻烦。
     原料的应力是一种自然现象,他同树木生长过程形成的应力一样,在伐木后人们要对木材的这种应力予以充分释放,采取的手段之一就是堆放,锯成板材后定型烘干,以及现在采用的多成板技术,其主要目的就是释放他的应力。
     大自然中的黏土一样,我们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表层土较为疏松,但深层土就坚硬许多,这就是由于压力作用使得土层越深其拥有的应力就越大,如果这种应力得不到释放,开采后直接用于成型砖坯,就会出现很多质量缺陷,如果采用隔年土的方式来进行风化释放,问题就解决了。当然是否一定采用隔年这个周期,这要根据土层的深浅和场地等多条件限制,但结论是肯定的,例如材料学家曾经在德国看到这样的情景:将锻造出的钢锭粗坯存放在露天处,任其风吹日晒,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然后再加工,为的就是释放锻造是赋予应力,这个应力可能很小,但在追求精细的德国人来看,却是一个大问题,其付出的周期代价可见一斑。
     如果风化前加水堆放,效果更佳,这一点有紫砂工艺中的闷存困料,道理是一样的,但由于增加了水分,多了水这个媒介,其释放应力的速度加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砖瓦平台.  

GMT+8, 2025-2-24 13:26 , Processed in 0.063002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